1. 首页
  2. 教学之窗
  3.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教学时间的利用

教育学家鲍尔(Power, 1980)对时间进行了简洁的概述,“时间是教育王国的金钱,教育需要时间,它可能而且确实是发生在时间的任何一个瞬间

教育学家鲍尔(Power, 1980)对时间进行了简洁的概述,“时间是教育王国的金钱,教育需要时间,它可能而且确实是发生在时间的任何一个瞬间的过程。”

教学时间是学校学习的一个中心变量,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绩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经济学家把时间视为课堂的一种资源,心理学家认为时间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教师在发生教学行为时,有必要对教学时间做一些必要的了解,从而使教学时间更好地作用于学生最终成绩。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了解并考察教学的时间效益。

1.名义学习量

名义学习量,指的是每年的总学时量,我国各个学校之间每年的总学时量的差异不大。逻辑上认为时间的宏观测量长度(学年、学期、学周的长短)与成绩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显示出总学时量与学生成绩之间的一致关系。因此,还需进一步探讨个别学生实际的有效学习量。

2.每个学生接受的教学量

在总学时量中,减去严重影响学生所接受的有效教学量的几个因素(如学生缺勤、迟到、教师缺课等一系列停学现象),即是每个学生接受的实际确实进行的教学量。研究证明,学生的出勤率与其成绩呈正比关系。学生取得的成绩受出勤天数、无故缺勤和迟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还有一种学习时间的现象,值得学校教育工作者所警惕。学校管理人员的随意活动可能会减少学习的时间,某些学校的实际教学时间可能比其他学校少得多。

由费雷德里克(Fredrick,1977)进行的一项特殊研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校由于学生或教师的缺勤、教学中断和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而浪费掉25%的可利用的教学时间,而成绩差的学校则由于同样的因素而失去49%的时间,其浪费之大令人瞠目。我国学校,学生接受的教学量还是比较饱满的,但学校的组织安排对教学时间的干扰程度,及其对成绩的影响,也是需要不断地加以审视和估价的。

3.分配给课程内容的时间

教师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影响,还可以精细到课堂上。分配给课程内容的时间,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可以获得的学习时间量,它构成了课堂上的学习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对各种课程内容的时间分配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阅读、练习、讨论、测验活动的时间),那么这种差异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也呈现比较复杂的关系。有的正相关,有的负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要不断考虑这种配量与教学内容的吻合状况,不可只按习惯和兴趣行事。

4.专心学习的时间

如果把教师的教学比做一个广播电台,它并不一定是人人都在收听。教师教学时,学生在怎样地学习,这是教学时间研究的一个实效课题。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常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就是促使学生专心学习的时间增加。班级注意程度也成了评价教师课堂能力的重要指数。教师判断学生的注意程度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眼睛运动和身体姿势上,不专心的学生测验成绩都比较差。学生专心学习时间与其能力还密切相关,能力低的学生多出现不专心学习的行为,使学习活动中断,而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在注意力涣散之前先完成了学习任务。

学生积极学习时间,也就是学生的任务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产生强烈的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积极学习时间的多少。积极学习时间又是能为教师所改变的变量。对学生课堂学习有阶段性督察的教师,对学生应答正确性作出反馈的教师,对指定的学习任务作出明确指示的教师,都可以提高学生专心学习的时间。总之,教师对这些因素是可控的。

组织好课堂,以使学生意识到每课的目的和目标,并将这些传达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教师对学习的期望和完成指定学习的相应计划,这些就是成功教师的一贯做法。

阿林(Arlin, l979)的实验研究证实,教师在一种教学活动向下一种教学活动过渡时的“活动流”,对学生专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课上学生不学习的行为往往在过渡期比其它任何时间更为多见。有效的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干涉学生而防止出现破坏性的课堂境况。教师能够保持课堂教学“动力”,实际上就是判断合适的时机,即学生的可教时机。教师选择时机不佳,会导致在维持纪律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使用于教学上的时间减少,因此,教师行为的改善可以提高学生专心学习的程度,许多教师可以通过注意这些变量并重新组织课堂活动,以使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增加到最大限度,这是他们具有相当个人控制能力的资源。

5.教学时间的遗失

教学时间的遗失,影响到一节课的质量和效力。教师要极力避免以下几种教学时间的遗失现象。

(1)中断因素

中断因素是由于没有执行规则而使课堂受到惊扰。大多数中断都是很短的,一分钟或是更短。但是它们的影响面很大,特别是对教师的进程影响最大。有些课堂上要出现几次中断,这些中断的时间是一种学习浪费,并使学习内容受到损失。

(2)过渡时间

过渡时间,是时间可能遗失的第二个方面。在一节课内或两节课之间来改变活动时,需要占用时间,每个部分内容的改变会占用30秒或3分钟,这要取决于指示的明确性,以及对内容改变所做的预先讲述。一节课内的过渡要追求最经济的时间。教师要特别注意避免随意性的课堂小段,不能使非必要的组织和说教占用更多的时间。发生在课程之间的过渡时间也是一样,时间会浪费在重新组织上。

(3)不当的练习作业

不妥当的课堂和家庭作业是时间遗失的第三个方面。在学完新内容以后,教师就安排学生做练习。如果练习难度太大,学生们就可能做不下去,或是粗略地、盲目地应付练习,认为只要完成作业就行了,而没有考虑质量。当学生对课堂内容没有学会或是没有吸收消化时,就去做指定的作业,那么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丢失时间。这个问题的形成,主要的还是在教师方面。比如,教师选择合适练习的能力不够,所举例子不够有代表性以及练习目的不确切,都会造成学生学习机会的损失。在练习、作业时,学生在教师限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教学时间使用率最佳。

6.教学时间的搭配与组合

在单位时间里,如果能合理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几个单位时间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就等于为学生延长了学习时间。学校教学时间总是一个常数,但每个学习日的教学时间分配和使用效率却大不相同,这就涉及到时间的搭配技术。

①课程表中不同性质的学科应穿插进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交替发挥,而且可以引起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②在每个学习日里,学习能力也有高低变化。学习能力最佳时间,白天的高峰出现在上午,学校上午二、三节课可用来安排学习较难的科目。肌肉的控制与速度运动的效率则在下午显示出最佳水平。下午的第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比较差。

③一周的学习效率也有变化,星期一、二最高,星期三开始下降,星期六略有上升,在周学时的学科分配上,可采用两种分配方法:对称的分配,如周一、三、五或二、四、六使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间有相对的间隔,这样的分配适用于需要较多记忆和复习的学科;非对称分配是把一门学科集中在几天内连续进行,以使用较多的连续时间完成较广课题的教学,这种分配适合于解决综合性的问题,适用于需要连续地集中思考的学科或课题。

④学习时间的有效连续。根据研究测量,不产生疲劳的适当学习时间是,6--8岁为30--40分钟, 9--12岁为40--50分钟,13--15岁为50--60分钟。学习时间长,消除疲劳的时间也长,课间休息时间也得等比数增加。

⑤课时分配。不同学科、不同学习任务都按一个时间单位(如45分钟为一课时),是机械编排,给教学整体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活动日完全按相同节 奏运行,易使学生的学习枯燥和单调。现代教学主张一种弹性课时分配,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材料和辅助工具运用等方面需要,灵活地加以组织,现在有些学校的课时分配,已经采取了单课时和双课时结合的方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