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学之窗
  3.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教研组工作制度

一、教研组的职能1、组织常规教学和常规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规划并领导或指导教育科研工作,落实“一书、一题、一文”活动。3

 

一、教研组的职能

1、组织常规教学和常规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规划并领导或指导教育科研工作,落实“一书、一题、一文”活动。

3、组织好教师素质提升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领导或指导备课组工作。

5、加强办公室的环境和秩序建设,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和氛围。

二、教研组长的产生和任期

1、教研组长可根据情况的由三种办法之一产生。

1)由教导处提名,并组织教研组评议通过后,报校委会聘任。

2)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民主选举后,报校委会聘任。

3)用竞聘的办法产生。

2、教研组长的任期一般为三年,可连聘连任。

三、教研组长的职责

1、根据校委会的意见,做好年度优化组合时组内教师的分级认定工作,并协助年级组织好优化组合工作。

2、负责本组办公室的环境和秩序的管理工作。

3、负责本组成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建设好研究型团队。

4、负责常规教学的组织,对本组学科教学质量负责。

5、负责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的组织落实工作。

6、负责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工作。

7、完成由上级或领导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8、接受相关的考评,争创先进教研组。

四、教研组工作常规

1、每天用不同方式对组内一天工作进行一次讲评。

2、每周按要求召开一次教研组业务研讨会议。

3、每月根据考评情况进行一次分析总结。

4、每期初拟定一次组工作计划和个人教学工作及个人成长计划,每期末进行一次组和个人的工作总结,并根据要求进行一定范围的交流。

5、每周按要求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等常规教研活动。

6、每学期按进程要求,落实课题研究工作,特别是“一书、一题、一文”活动。

7、每学期末结合优化组合进行一次组内成员的分级认定工作。

五、教研组工作的考评

为了加强教研组建设,培育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凸显教研组团队及成员的贡献与价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量化积分的办法,实施教研组团队考评,每学期分一、二、三三个等级对各教研组的工作水平进行定位。具体积分方法如下:

(一)、办公质量:(10分)

1.   办公迟到、早退一次一人-2分;

2.   旷工一晌一人-5分;

3.   办公室内不干净、不安静每次-2分;

4.   在办公室抽烟的,一人次-2

5.   办公时间上网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一人一次-5

教导处根据每天检查的结果,每学期累计积分,积分最高的计10分,其他按比例折合

(二)、常规教学:(18分)

1.     教案(3):栏目应齐全(课题、课型、课时、备上课时间、目标设置、重难点、复习引入、自学指导、课堂检测、讲评、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每少一项-1分;集体备课支差应付的每次-5分;

2.     作业(3):认真批改,凡没按规定完成作业次数的每少一次-1分;没有批改一次-1分;错误没在下一次作业前订正的每生每次-1分;

3.     听课(3):少于规定次数的每少一次每人次-2分;没有评课记录的每人次-1分;每次组织的听课活动每少一人-2分;

4.     上课(辅导)(3):候课迟到的每人次-1分,上课迟到、早退的每人次-2分,旷课的每节每人次-10分;上课时未对学生考勤每缺一生-1分;

5.     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3):省级一、二、三等分别加1086分,市级一、二、三等分别643分、校级一、二、三等分别加321分;

6.     教研活动(3):每少一人-2分,各项要求没达到的每人次-2分。

(三)、教学研究:(12)

1.     课题研究(3):按要求完成课题的按课题的等级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分别加10853分;

2.     网络研修(3):按上级的标准超额完成的加超额的分数,没完成的按缺额扣除相应的分数。

3.     校本研修(3):每位教师一学期读一部教育专业书籍,结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期末撰写一篇论文按要还要求完成的每人加10分,未完成的每人-10分。

4.     论文发表或获奖(3):发表论文:CN级的每篇加5分、市级的每篇加3分;获奖论文:国家级一、二、三等分别加1086分,省级一、二、三等分别643分、市级一、二、三等分别加321分;

(四)、教学成绩:(60分)

结合期中、期末两次统考成绩,根据教研室统计的二本、三本、大专上线人数和平均分分别与高级比,将比值相加,算出学科的平均分,平均分第一名的教研组得60分,其他按比例折合。

为了公平,每项均按平均分折算,按四项总积分,划出等次并适当奖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