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明安全
  3.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

以“文化经营”为核心的学校发展路径

济源四中创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校风和教学成绩长盛不衰,一直是小有名气的学校,进入21世纪,学校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2年制定了

济源四中创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校风和教学成绩长盛不衰,一直是小有名气的学校,进入21世纪,学校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2年制定了新时期发展目标与规划,2004年实现了规模翻番,2005年创成市级示范性高中,2006年初跨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回顾快速发展的历程,从开始的“一手抓规模扩张,一手抓内涵提升”到“以丰富和提升内涵为主”再到“雕琢使完善,蓄势谋更高”的发展策略,可以看出,学校始终坚持走练内功、强内力的内涵发展道路。

构成学校内涵的因素很多,走内涵发展的路径也有多种选择,济源四中在认真分析校情、社情的基础上,选择了“用文化经营,促内涵提升,推动学校发展”的路径。做这样选择的基点是:(1)文化是学校内涵的主脉,它对其他要素具有凝集、激发、引领、提升作用。文化提升学校的实力,滋养着学校的品牌;文化决定学校的层次和品位,学校内部各要素“文化”化的过程就是学校层次和品位提高的过程;文化体现学校的风格,文化以其必然的倾向性表现形式和特有的潜移默化性赋予学校独特的风采,特别是校容、校风和校园人的品行。(2)文化是济源四中的优势。济源四中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既创造了光辉的业绩,更积淀了以四中精神为核心的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成为学校的精神宝库,是学校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我们对文化经营的定位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文化的规划和管理,让文化不断丰富、放大,在促进学校发展中持续体现价值和增加价值;二是从建设文化系统的高度审视并整合学校内涵各要素的发展,促进各要素的不断“文化”化和在文化大背景下、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和谐统一发展。从后一层意义上讲,学校内涵各要素的发展只要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只要上升为一种自觉或常态,就可以是文化的内容或表现形式。而对各要素进行这样的规划和管理,就是文化经营。由于精神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在学校内涵各要素中具有“公共”或基础特征,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起着引领和保证作用,所以在这里只着重谈此三个方面的文化经营。

一、挖掘传统,打造核心文化

学校的核心文化即指精神文化,它是学校的魂魄,对整个学校的文化经营起着统领作用。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被全体校园人认可、并自觉践行的价值、理念、目标、团队精神等,它外显为校园的群体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并通过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以及校风、教风、学风表现出来。精神文化来自于校园人的长期实践,植根于校园丰厚的文化沃土。济源四中因有数十年积淀形成的文化底蕴,为打造自己的精神文化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开发这种资源,追寻学校文化的根,汲取滋养文化的水分和营养,打造学校精神文化,为学校新时期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成为四中人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具体行动策略是:挖掘与萃取、整合与创新、认同与内化、拓展与深入,并循环往复,不断深化。

1、挖掘与萃取。2002年春,全体四中人围绕“四中的优良传统是什么?”“怎样使四中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怎样实现自己和四中同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讨论分“个人思考”、“分组研讨”、“大会交流”、“总结提升”四个阶段,历时一个月。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经整理去粗取精,形成了三个方面的认同:(1)四中的精神是:和谐、朴实、严谨、进取。其中朴实是核心,是历代四中人的做人本色。(2)四中应抓住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快速发展,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省示范性高中。(3)要把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树立责任、荣辱意识,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谋位置、显价值。

2、整合与创新。在对学校传统文化挖掘与萃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要求和现时实践的思考,对讨论中的认同进行了丰富与提升,形成了富涵传统意蕴、又洋溢时代气息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主要内容有:办学宗旨: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办学目标:不断丰富“四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异成绩)内涵,逐步推进规范办学、人文办学、绿色办学、高效办学,提升办学的层次和品位,创建既严谨规范又活力四射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有位置,人人有价值,人人有进步,人人有幸福;追求素质与升学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极尽潜能发展。培养目标:养三能(能忠诚团队,能成就学生,能发展自己)教师;育三健(健全素质、健康个性、健美气质)学生。校训:行于足下,止于至善。校风:和谐、务实、严谨、进取。教风:以心教心,躬身践行。学风:净、静、专、主。等等。

3、认同与内化。认同:文化是大家培育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规模的扩大,文化认同应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学校注意了不断从继承学校传统的角度,从创新发展的角度,从克服现实问题的角度,从融入四中、被集体接纳的角度,从文化与办学要求相联系的角度,阐述学校文化的意义和认同学校文化的重要性,以期使四中文化不断达到在新的层面上的认同。内化:文化只有在成员身上内化,才能显示出文化的价值,而内化虽有自然的成份,但总体来讲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校坚持以渗透为主的方式,把文化体现在计划中,体现在制度规划中,体现在工作安排和总结中,体现在评价校园的是非中。此外,还利用编警句、讲警句,编校歌、唱校歌等形式营造光大四中文化的氛围。对于教职工言行中、教师群体中亚健康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我们一般不采用强制的方式,多用理喻和期待的方式解决。现在,济源四中已基本形成了以朴为特征的主流精神文化,特别是因有这种文化的熏陶滋养,形成了以“勤、朴、实、真、谨”为特征的四中群体。

4、拓展与深入。把文化经营拓展深入到班级,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对于深化文化经营,放大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从2007年开始学校统一组织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在一学年间所有班级均完成了阶段性的从内隐(价值、理念、目标、精神)到外显(各种载体)再到内化(由习惯而品性)的过程,收到明显效果。

二、转变观念,重塑管理文化

因为传统的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已经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甚至演变成学校发展的束缚因素,所以无论是从育人的效能角度还是从工作的效率角度,都需要对传统管理进行文化重塑。因此,要用文化眼光审视管理、文化精神洗礼管理,使管理“文化”化,把管理纳入文化经营的范筹,应该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自然选择。济源四中重塑管理文化的策略是:以核心文化(特别是办学理念)为指导,从转变观念入手,以科学管理为主,以弘扬民主为基础,以文化影响为补充。其中转变观念是关键,它决定了人们对管理的认同和自觉的程度。

1、发挥核心文化的指导作用。用核心文化审视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重整,使管理观念、管理机制、管理规章、管理行为与核心文化相一致。

2、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观念。主要内容有:树立五种管理思想:①管理是保证的思想;②管理是服务的思想;③“三全”管理思想;④管理也教育的思想;⑤给管理赋予生命的思想。确立四种管理观念: ①管理不只是领导的专利,而是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管理不是治人而是保证人的自由;管理不是为了某些人的私利,而是为了维护集体的整体利益;管理在某时某事势必会造成一些压力,这种压力对整体、对根本、对长远应是有益的。②管理中必须严格,学校每个人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都不能回避管理,都有服从严格管理的义务和实施严格管理的责任。③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知道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创造人的幸福,促进人的发展,管理就是为了这个最终目的服务的。所以管理既要保证,又要创造便利,更要让每个人在集体中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价值。④教师和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主人,因为所有的管理说到底都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的利益也汇集成了学校的利益,他们的成功汇集成了学校的成功,所以只有他们对于管理的觉悟和参与才能使管理更科学、更成功。

3、积极推进科学管理。以核心文化统领、按现代管理要求,设置了职能科室;建立了以“岗位责任,自主组合,管理重心下移,责、权下放,基层组织组长负责制,责、权、利统一,评价奖惩捆绑,行政护导,教师值班,学生自主”为特点的常规管理机制;修订了系列的规则、规章及实施办法,行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系统。在科学管理运行过程中,力求精细、严谨、坚持,促成习惯,形成常态。

4、坚持把民主作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一是坚持科学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二是力求把科学管理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三是通过教育引导,强化民主意识、民主能力以及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用制度保障民主权利的实现。五是用实践研究的方式,探索实现民主管理的途径。学校的“学生民主管理的实践研究”为省级课题,坚持数年,取得了明显成效。

5、用文化的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有意把科学管理中某些硬性的行为控制转化为思想引领、环境感染、舆论影响、精神激励的方式,靠潜移默化把外在要求内化。用这样的软管理去达到教育人、规范人的目的,并藉此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克服科学管理中人文缺失、且不能穷尽时空的缺陷,使管理增加趋于完美的可能。

三、与时俱进,刷新教师文化

教师是学校内涵诸要素中最具有主导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教师的文化状态影响着学校的活力,决定着学校的内力,体现着学校的实力。教师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价值诉求、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积极的教师文化应体现为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素养提升、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与学校的核心文化保持一致。相反,消极的教师文化就是以上要素全部或部分与核心文化冲突(现实中,主要表现为个别的冲突现象或局域的亚健康文化)。事实上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师文化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与学校核心文化不一致或不很一致的落差。因此,克服不良因素侵袭,消除落差,追求积极的教师文化,建设和谐合作、积极向上、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首要的、永恒的主题。济源四中由于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以朴实为底色的传统文化始终在教师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学校总是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审视教师文化,敏锐地捕捉落差点,坚持不懈培育积极的教师文化,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1、让工作成为自觉。如何让教师对工作持续产生动力,保持工作的激情,让工作成为内在需要上的自觉,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1)坚持引导教师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寻找工作的意义,使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幸福快乐的源泉。使教师懂得,能达到用享受的心态从事工作就是自己生命精彩的极致。如何体味工作的意义呢?研究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艺术品去雕琢;成功或失败都作为自己人生的经历和财富;感受到工作是人生的责任和使命;认识到工作过程是自己的生命生长发光的过程,工作也是生活、是自己生命过程的大部等等,都是有效的方式。(2)坚持引导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尊严,走向崇高。强调人是有尊严的,要用多种方式在工作中谋位置、显价值。并创造条件让教师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职业的崇高。(3)坚持强化教师在集体中的责任荣辱意识,强调人是有责任、知荣辱的,把“责任高于一切,荣辱胜过生命,忠诚所在集体”作为四中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激发教师从“对同事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角度认识自己的工作,从事自己的工作。(4)坚持关心教师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营造“不好意思”的舆论氛围,让教师既无后顾之忧,又能心情舒畅的投入工作,而且“不好意思不好好工作”。

2、让成长成为自然。学校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的实力,教师队伍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促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是教师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引导教师从“成人、成己、成事”的角度认识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2)指导教师进行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增强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3)让学习成为需要,让研究成为常态,把培训与常规工作融合,使教师专业成长伴生在工作过程中,成为一种自然。(4)积极发挥教科研的示范、带动、助推的作用,让课题研究不仅是提升工作水平的助推器,而且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仪。

3、让修养成为必须。教师是育人的职业,以身示范,以心教心是职业的特征。师德修养不仅是决定个人的命运,也影响着学生的命运,甚或是社会的未来,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培养自觉性。从事业、成事、成己、法制等多个角度反复阐述师德修养的意义,增强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2)强化规范性。为有效贯彻落实各级制定的师德规范,学校在征求全体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济源四中教师“四不得、四严禁”和“倡言倡行、禁言禁行二十条”,并长期彰示于校园,既提供了具体的教师行为的准则,又提供了学生评教的依据,而且营造了加强师德修养的舆论氛围。(3)发挥激励性。学校采用了量化评教、师德档案、树立典型、反思查摆、个案处理等多种激励方式,增强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意识,提高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积极性。(4)运用强制性。通过对违反师德规范、造成重大影响者做纪律处分,对师德评价不合格者评优进级一票否决等刚性方式,强化师德红线,坚守师德底线,让守师德、重养成成为教师工作中的必须。

4、让合作成为必然。合作是形成团队战斗力的保证,是快乐工作的重要因素,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必须,所以,构建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同样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明白合作道理,树立合作意识。从理性分析和事实感受等角度引导教师懂得,“合作是一种享受,合作是一种快乐,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视合作为必然选择的工作方式。引导教师树立合作意识,增强合作的自觉性,表现出合作的主动性。(2)建立合作机制,提供导向保证。推行基层组织自主组合和组长负责制,为合作提供组织前提;推行管理中心下沉、责权利下放,增强自组织功能,为合作提供组织能力;推行责权利统一、集体成员捆绑评价、利益共享、荣辱共担,为合作提供组织动力。(3)大度、大气、大我,和谐、合作、共赢。就集体成员个人来讲,要实现和谐合作,仅知道合作是一种必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合作还需要道德的保证和艺术的能力。四中的教师都懂得合作必须是共赢的道理,四中的教师都知道“孔融让梨演义”及其所蕴含的“舍得”的意义,都能有意识的用“大度、大气、大我”的君子之风去处人、处事、求合作,不断用自己君子之道的提升,促进和谐合作水平的提升。四中的教师也知道合作也是艺术,需要用心思、用方法去经营,由于长期的寻求和致力于合作,大家都懂得合作不仅是要履责和奉献,还需要感情的倾心投入,还需要处人、处事的技巧等等。这种认识的逐步强化和能力的逐步提升,为和谐合作不断增添着新的活力。

概括济源四中文化经营促内涵提升的过程可以知道,济源四中的文化首先是以传统为根、以历史为土壤、以时代为阳光、用实践做耕耘、生发凝聚出核心文化,而后核心文化逐步向其他内涵要素渗透辐射,对其进行文化塑造,使其逐步上升到文化层次,与核心文化一齐组成学校的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形成后,又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丰富,使学校的文化程度随时代发展和实践深入不断向新的层面提升。这种通过文化经营使文化潜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再转化为文化强势的过程,就是学校内涵不断丰富、层次和品位不断提升、实力不断增长、形象不断刷新的过程。

回顾济源四中的发展,总结济源四中的文化经营,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学校内涵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层次,才能产生质的飞跃,济源四中正是沿着“文化经营”的路径,实现了发展的飞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