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学之窗
  3. 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

也谈济源四中网状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也谈济源四中网状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济源市第四中学 赵永娥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水平提高了,这所学校

也谈济源四中网状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济源市第四中学    赵永娥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水平提高了,这所学校自然就优秀;如果教师的素质低,纵使这所学校有着多么高水平的硬件设施,也是徒然。因此,怎样把学校建设成为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网状学习型组织,就成了当前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当今社会知识化的程度日益提升,知识的更新日复加快,作为教师所需要的教育教养性知识也需日新月异;教育本身发展,特别是转型中的我国基础教育,期待着教师自身的知识转型;再者,终身化教育时代的来临也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知识生活是学校生活的基本内容,只有不断的、开放性的学习,才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基础。济源四中在提升教师素质、建构网状学习型组织方面不遗余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第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倡导教师平时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阅读,从各自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际出发,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并给这种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是读书的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经成为传统。”为了鼓励教师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阅读,学校鼓励每一位教师至少征订一分专业杂志,学校报销80﹪费用,多定多报;由教科室负责,每两周检查一次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届时评出优秀者,给予表彰;结合教体局举行的“提高教师素质年”活动和“读书节”活动,学校每学年为每位教职工买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让教职工利用时间阅读,比如《班主任兵法》、《让清风掠过心灵》、《不跪着教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阅读之后,还要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目前四中共有在职研究生8人,98﹪的教师本科学历。河南省骨干教师6名,济源市学科带头人18名,济源市骨干教师16名。

第二,  在学校网状学习型组织的建构中,备课组、教研组是整个网络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基于共同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备课组、教研组成员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就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充分发挥各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在学习组织中的作用,使得他们在学校学习型组织中成为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每星期四下午第一、二节课时间是各教研组的法定教研活动时间。在教研会上,各个成员首先汇报交流本周以来听本学科组教师的课的情况,指出这些课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法,在评课交流中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组织、效益等情况,通过交流共同提高本学科组教师的授课水平。接着学习与学科相关的教育文章,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名家的教学风范、。备课组每周活动两次,时间比较灵活,各备课组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自行掌握。备课组活动时主要是集体备课,每次都有一个主备人。主备人要把指定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方法、师生互动、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情况以说课的方式讲给各备课组成员,然后大家一起交流商讨,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再由主备人上传给学校的资料库,形成资源共享。

第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集体性学习活动。几年来,我校请了十几位教授专家来学校办讲座、作报告十几场。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使教师们受益匪浅,韩军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观摩课让我校教师领略了名家风采;肖川教授的报告让四中人知道了什么叫学识渊博,魏书生的经验介绍让教师们真正明白什么是德艺双馨。2004年我校去参观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潜能;2006年四中全体教职工开赴安丘四中学习他们“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成功经验,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无声滋润学生心灵。学校还经常差派教师外出听课、听报告,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素养。

第四、建立网络平台,让教师们开启了一扇连通世界的门窗。济源市教体局在虎络上开办了研修茶座这一网络平台,我校积极参与,通过网络提高自己。不仅如此,四中教师几乎人人有博客,在博客上与天下同仁相互磋商,共同进步。从2004年起,四中人又找到了一种不出学校就可接受专业的高质量的教育的途径,那就是参加远程教育。截至今年,四中已有90﹪的教师已经取得了远程教育相关专业的结业证。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大赛等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们掌握了了望天下、提高自己的技能。

此外,四中还采用了许多比较灵活的方式让教师不断充电,比如,每年寒暑假期间的校本研修班,每次例会上的教育叙事,每学期三轮听评课、观摩课、优质课大赛,青蓝工程等等,这种种的学习方式交织汇总形成一个广泛大型的学习型网络组织,它们为济源四中教师的素质提高大开了方便之门,开启了智慧之窗。 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需要一个基本的物质保障,那就是图书馆的建设,包括丰富的藏书积累、适合于教师阅读的及时的报纸杂志等的提供。好的图书馆可以为教师自身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空间,营造出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那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正因为如此,“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们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丰富的图书馆直接拓展了教师的阅读空间,也无限拓展了学校存在的精神空间。济源四中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上不遗余力,目前 四中的图书馆有藏书300万册,种类涉及文史哲理工等各个方面,有阅览室四个,里面是学校为教师们征订的各类报纸、杂志,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品位极高。济源四中还有电子图书馆一个,可阅览书籍30万册。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认为一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好的教授,其实,高中也是如此,它所需要的高水平教师应是知识和理念不断更新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的教师,而要做到这一点学校需要竭尽全力地引导鼓励。梦正长,路也正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