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科研
  3. 教科动态
教科动态

教育生命因科研而精彩

教育生命因科研而精彩
 
 
□ 张怀华   
回望13年的教育生涯,不得不说,是教科研改变了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优化了我的知识结构,丰富了我的课堂内涵,为我的课堂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我过上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998年,我偶然被几何画板强大的动画功能所吸引,从此潜心研究和使用几何画板,在课堂上化微观为宏观、转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凭借几何画板辅助物理教学的明显优势,2000年,我获得了河南省物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并于2001年应邀在河南省物理新课程培训会上作示范课。随后,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做县、市、省以及国家级示范课十几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002年,我主持市级课题《利用几何画板辅助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开设《动态与仿真社区》网站,并把它作为学习、交流和推广几何画板的平台。网站日访问量五万人次以上,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学科主题社区。科研成果在焦作市巡回推广,并于2004年获得焦作市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
2007年5月,据《焦作日报》报道,在焦作市缝山公园内某处,只要击掌或跺脚,就能听到“啾啾”的鸟鸣声。我马上带兴趣小组前往考察。通过实地测量计算和录音采样分析,我们揭开了“鸟鸣”之谜,并把考察结果发表在《焦作日报》上,焦作电视台也闻讯对本次科考活动进行了采访。两家媒体的积极参与,不但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且为焦作旅游事业增加了有益的科技元素,扩大了这次科考活动的社会影响。这次科考活动荣获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仅此一家。
在长期的理科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高中理科学生存在因人文教育缺失而产生的自律性不高、知识面不宽、求知欲不强和表达力不畅等现象。为此,我有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初步设想,但是作为理科教师,人文素养的匮乏使我的设想难以实现。打铁还需身先硬,在焦作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拓展培训和师生(亲子)共读活动的熏陶下,我从2007年开始做《利用诗词歌赋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
为了利用点滴时间学习人文知识,我购买了电子书阅读器,把数万册的电子图书装了进去,一边研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一边向语文教师求教,对涉及物理内容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地摘抄和注解,逐步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物理素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引入诗词歌赋,让课堂充盈浓郁的人文色彩。同时,引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关注生活、领略美感、发展自我,既让理科学生感悟到人文科学的魅力,又让文科学生接受到自然科学的熏陶。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独立开发了“人文物理”校本课程,开设了《诗词歌赋中的物理学》系列校本讲座,承办了焦作市师生共读经典观摩研讨会,并应邀到兄弟学校开设讲座,以使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2010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座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条建议:“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这充分证明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在教科研和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焦作市中小学名师、焦作市科研型教师、焦作市信息技术应用专家。
诚然,我为自己的辛勤工作能获得一些肯定而感到喜悦,但我绝不可能只满足于眼前的这些荣誉。如果不能重新投入新的研究和实践,我的教育生命将会随之终结。人,只有拿出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才能成就某种事业。教育亦是如此。

张怀华简介:焦作市第十一中学物理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焦作市名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物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成长记事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