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科研
  3. 教科动态
教科动态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在众多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构建中,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一个短板,好像只有教龄达到一定年限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在众多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构建中,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一个短板,好像只有教龄达到一定年限,业绩达到一定标准的优秀教师才能谈得上“专业”二字。尽管谁都知道,青年是未来的主宰,但是在有些理论者看来,帮助那些优秀教师进行专业成长的规划才有现实意义,才能显示出理论指导的价值。但是,在我看来,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关注那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帮助他们尽快走向科学的专业发展道路,所起到的教育效能是长期的、巨大的。但即便能达成上述共识,但是在如何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如果不帮助其了解并认识这些成长中的误区,那么,我们很多的培养预期将达不到应用的效果,有时甚至可能会南辕北辙。下面,笔者就目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四种常见的误区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目前青年教师发展中的四个误区
1、教育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受当前师范教育体制的限制,我们绝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几乎对目前的教育现状一无所知。即便有也是他们的导师或辅导员笼统地告诉他们一些理念性的东西:诸如“教育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有些甚至直接告诉:“只要学好目前的知识你就一定能胜任教师这个岗位”。于是,我们大批的毕业生带着这种感性的认识和美好的理想走进了校园。但经过一段实践以后,他们发现校园里并没有像他们的导师说讲的那样简单,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在处理教育事件时感到教育是如此的复杂,原本掌握的知识几乎“无用武之地”。其实,造成这种巨大落差的原因不是我们青年教师本人,而是他们所接受师范教育的那个体制,那个体制中陈旧落后的课程。我们放下课程设置不说,就他们很多教师而言,很多师范院校的老师们根本就没有在中小学的课堂上讲过一节课,甚至听课的机会都很少。他们仅仅凭借一点录像甚至是想象去演绎目前中小学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然后,以理想的推断结合空洞的教育理论把当前的学校情况给学生描述出来。这样空洞而脱离实际的培养方式,让我们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一进入大学开始就脱离了教育的“地面”。而当他们从院校再次进入中小学校时,却很难适应这里的“人间烟火”。再加上学校不尽科学制度和过重的要求,使得青年教师一开始就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恐惧和不安。而如果想让一个人在恐惧和不安中接触这个职业并企图让其热爱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艺术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几乎人人都觉得它是一件了如指掌的和明白易懂的事情,有些人甚至还觉得它是一项十分容易的工作,其实,越是觉得教育艺术比较容易的人,越是说明了他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所知甚少”。因此,我们只有明白地帮助青年教师观察、思考、正视教育的现状,并帮助他们逐渐找到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帮助他们认识教育的规律,认识教育规律的复杂性的挑战性,并以这种复杂性和挑战性激起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兴趣。他们才有可能逐渐喜欢并热爱这个职业。才可能在自身的专业发展发展中确立自己的坐标。
2、最大的缺憾是理论学习。包括青年教师在内,我们很多时候反思自己发展现状时首先归结为“缺乏理论学习,读书积累不够”。我们真是“读书不够,缺乏理论学习”吗?我看不见得。客观地讲,从我们师范求学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书籍。参加工作之后,在各种需求和压力之下,我们的教师也读了不少教育类的书籍、报纸、杂志等。但为什么直到现在还出现“整天补钙还缺钙”现象呢?我想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支差应付。好像反思时不提读书不够就不谦虚一样,写缺少读书这样的话题怎样强调也不过分。别人也挑不出毛病。二是真实感受。很多人在反思之后,真正的教育思想没有记住几条,为了继续加强积累总是认为没有记住的原因是阅读的不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便我们很多老师认真地按照要求开展各种理论书籍的阅读,积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但在多数时间仍然不能把背的滚瓜烂熟的理论应用在自己的实践当中。这就让人费解。一边读书成堆,一边仍缺理论。并且始终仍为自己成长的短板就是读书太少。对于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这些老师缺乏理论的原因不在读书的多少,而在思考的力的低下。举个例子:一个人的思考和书籍就像两块“打火石“,如果我们自己缺乏思考没有这块“打火石”,任凭你读了再多的理论书籍,也无法在自己的脑海里碰击出灵感的火花。相反,随着阅读量的激增,那些书籍反而成为我们的记忆负担和思想压力(不知道谁说的对),久而久之,我们很多教师将会被这些被要求抄写、阅读的东西压垮,使得心生怨气,并把这些怨气归结与外来的要求。这就是造成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根本原因。所以,在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情况下阅读,是不会在自己的思想中产生对一些教育事件的共鸣和认同。当然,他们也不可能把这种共鸣和认同变成自己的行为。
3、对教育习惯不求甚解。青年教师初涉教学对一切都是新鲜的,这一时期应是他们质疑反思的最佳时期,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还没有建立起那些条条框框。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和很多老教师一样对一些教育习惯司空见惯,鲜有质疑和反思精神。其实,这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文化所致。例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节新授课上,一则重要的定律经过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演练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但到了第二天再次上课时,教师却发现原本已经掌握定律的学生们一夜之间又都忘记了,于是教师再次对其巩固和复习,之后继续讲授新课。但到了第三天,上述情况仍然存在。但考虑的时间和任务的原因,教师只能匆匆复习之后,马上进行另一个知识的传授。这种学生习惯性遗忘的情况非常普遍,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学生是在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的结果。最终让学生只暂时记住了死定律却无法理解和运用。其实,这种只是“死记硬背定律不求甚解”的事情在我们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也时常发生。比如对新课改的理念不求甚解,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教育提法不求甚解,对一些常规教学要求不求甚解。具体表现为:盲目信从一些目前教育的流行口号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地位”的谬论如“课堂教学必有模式固定”,再如“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等。再比如对习惯上提及的“教法”和 “学法”的理论依据缺乏必要追问和反思,至少盲目简单抄写所谓的“教法”和“学法。但是,针对上述已经成为口语习惯的“理论观点”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呢?如果“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如何理解“学生的学是课堂中的主体”这另一观点呢?如果我们标出的“教法”和“学法”属于两个概念的话,那么又如何理解“教的法子就是学的法子”这句话呢?而提出上述教育观点的一个是日本的学者佐藤学,一个是被誉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不能认真地去解读那些所谓的“经典”或教育习惯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教育复杂背后的内在规律,也更无法驾驭这些宝贵的规律来走进教育。
4、给他们的担子不合时宜。“搭台子,压担子”是我们教师培养中常用的一个提法。好像我们教师的成长困境之一就是缺乏相应的舞台,好像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缓慢就是原有的担子太轻。显然这是不对的,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而言更是不妥。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其特长的舞台无可厚非,甚至还要大力提倡,但是如何把他们的成长在有梯度,有层面,有目标,有规划的情况下逐步推挤下去,是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特别是设计到在公开场合进行各类课堂教学水平的竞赛时,我们应该慎重考虑才行。因为,比较而言,课堂教学竞赛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他们各自授课技能的提高。况且,这种很多所给青年教师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见得是正作用。从现实中看,他们从这种竞赛中最大的收获是“作假”或“包装”:教学设计是集体的,课堂问答是演练的,教师提问是推敲的,班级学生是配合的。除此之外,就是对这种授课流程的熟练掌握,为下一次“作假”或“包装”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对那些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而言,帮助是有限,并且参与也是有限。在我们正在举行的名师培养对象选拔中,有不少参赛教师讲出了这样的经历:“在自己刚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没有搞清楚课堂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被领导指派参加镇、市级的优质课比赛,经过一番磨炼之后竟然取得了名次,高兴极啦!”不难想象,对于一个只有两、三年教龄的新教师来说,参加优质课无异于拔苗助长。因此,那些大规模开展的各类竞赛活动从根本上并不是最合理且有效的成长方式。相反,它的副作用却不小。如果得了一等奖什么的,那么,这个一等奖将直接影响这些教师的今后对课堂教学的认识,甚至影响他们正确教育观的形成,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套用准备优质课期间的套路去复制以后的所有重要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虚假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是第一大忌。鉴于此,我个人主张,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应该给予他们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从构建教育观念入手,在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认真帮助其关注、反思、研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期间,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笼统,多些具体;少些轮廓,多些细节。并且这些研讨活动最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要公开讨论。此时,顾忌教师的面子和心理感受甚至比建议更重要。此刻,公开他们的缺点几乎等于放弃了对他们的培养。
二、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四点对策
1、在观察中叩问教育本质。一个人的思想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既受到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又受他对外部世界观察能力的制约。整体引经据典地背诵别人的观点不是有思想的表现,当然,这里不是说不让人们去引经据典,而是说要在理解别人观点的基础之上,重建自己的观点,构建自己的思想。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好的方法是:“反问”!遇到一个看似普通的现象我们可以大胆地去反问几个“为什么”。以我们课堂教学而言,这些普通事件随手都是。例如,我们每次的提问是否有效?怎么保证小组讨论的质量?我们对学生的课堂评价真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吗?你如何在教授时保证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每次听课的时候为什么必须坐在教室后面?批改作业的时候为什么使用红色墨水,如果用和学生同样的会产生什么效果?我们在评课过程中怎落实“以学论教”的课改理念?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好课的标准应由谁来确定?等等,这些看似普通是教育事件背后都包含着若干个甚至十几个相互关联的教育原理,如果我们养成习惯性反问的习惯,那么我们会很快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有自己教育主张的新型教师。
2、在问题中进行主题阅读。古今中外,各种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只能阅读这些书籍的亿万分之一。甚至更少。既然我们无法阅读所有优秀的书籍,那么我们就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我们有效的读书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有限的读书时间用好。我个人认为,理想的阅读应该带着思考的问题,在实践探索中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的阅读。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最大的阅读效能。比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做有效提问的研修项目。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课堂实践的同时,抽出专门时间集中查阅、阅读关于“提问”方面的相关资料和书籍。即便我们一下子不能全部网络这些书籍,但至少也要在我们阅读其他理论书籍时,时刻留意哪些观点有助与“有效提问”的解决。长此以往,只要我们心中常有“提问”这条主线,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眼中的很多事件都与“提问”有关。如果你一旦找到并保持这样一种“问题思考”状态,你会发现阅读其实是一件很轻松,很自由,很单纯,很有意思的事情。并且,这种阅读不仅仅限制于印刷品,还能涉及“影视、小说、报纸”甚至是一个和朋友的“约会”。
3、在聆听中坚持理性实践。观摩优秀教师的实地授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这种常态化的成长方式,如何提升它的活动效率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经常考虑这些的问题:我听课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听课?在听课时应该记录些什么?在议课时应该和上课教师交流那些信息?等等,我们只有认真细致地做好了上述准备,才有可能在听课过程中获得自己最为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但是,教育就像一块“赌石”。无论我们的师傅怎样给我们描述判断“赌石”的秘诀,但当我们去面对这块“赌石”的时候,我们必须勇敢地“切”开它。这就是需要我们去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在实践的时候,最好通过一个小的,自己有把握,有兴趣的切口(即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如“提问”等)去观察教育这块“赌石内部的秘密”。
4、在写作中回归教育真实。写作是一个人思维的固化,是一个人的另一种语言。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这种表达方式,必须掌握这门语言。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个教师写不清楚一件事情,那么他也不可能讲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在反问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我们在思考中进行专题的阅读,我们在实践中领略了教育的魅力,而与这一切都需要一种形成稳定下来,传播出去,这种形式就是写作。关于如何写作,有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论。但在我看来,对教师的写作而言思想重于形式,内容重于修辞。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不能没有穿透灵魂的思考;可以没有空灵的想象,但不能没有鲜活的真实。教师的文章理应如此。其实,写作本身就是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梳理清楚,记录下来。如果我们表述的内容本身就不真实,或者有部分不真实,那么它就像一只包含水分的海参一样渐渐干枯、发霉,最终被人丢弃。如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要抱着在什么地方发表的目的,去可以揣测那些编辑的意图,撰写那些恭维奉承的文章,以求为自己的虚荣博得一阵窃喜。那么,你永远也不能掌握写作的最高技巧,而终生陷于为别人写作的桎梏漩涡之中。所以说,真实才是写作的根本,见解才是文章的生命。唯有真实,我们才能在反思中不断前进;唯有见解,我们才能做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之使命。
最后,我们应该让青年教师明白,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上不可能有人跟随,也不可能结伴同行。因为,教育的属性已经决定了一切。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当然包括他们各自的成长历程。同时,在各种理念铺天盖宣传的当下,要始终把握“小马过河”的原理:水既没有像松鼠说的那些深,也没有像水牛说的那些浅,只有自己趟过之后才会知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