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学之窗
  3. 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济源四中 贾君利当我惊叹于一朵花的华丽绽放,看到它舒展花瓣怒放出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济源四中 贾君利

当我惊叹于一朵花的华丽绽放,看到它舒展花瓣怒放出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人说“当理智、情感和身体三者处于完全和谐时,心灵的绽放就会自然地、不费力的、完美的到来。”作为教师,并且是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自然地状态下体验学习,收获知识,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为了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教学需要教师时间与情感的投入。必须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要比单纯的知识灌输重要的多。相信,教师与学生可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我认为打开学生心灵之门,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式教学,尊重热爱学生。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使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保证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信息资源学习情境中自定目标、主动发展。

开放教学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开放,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消除学生自卑、胆怯、懒惰和依赖的心理,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打开其心灵之门,同时给学生以最大的信任,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灵活、巧妙、适时地用鼓励性的话语或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即使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失之偏颇或偏激,教师也应该先赞扬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享受心灵的自由,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继续参加。

教师的思想开放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开放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习总是与自主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自主,学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时时处处听从教师的吩咐,俨然教师的“傀儡”,这就如大厦失去了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在探索知识的方法上对学生持之以“导”,在学生掌握了已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再放虎归山,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探索,教师只在必要时扮演“导演”的角色就够了。

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我们就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联想对文本进行评论。而教学《祝福》一文时,我们则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续写。不过,学生要以写得灵活多样、富有新意为目标。在改写、续写训练中.学生不但能初步学会对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还能养成敢于除旧、敢于立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

因此,开放教学,创新之前提,教师转变观念,践行开放教学,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二、质疑问难,启发引导学生。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质疑是大脑紧张思维的结果。质疑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

质疑也是心灵开启的标志,收获知识来自于质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于质疑,从而启迪他们的思维。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不但有利于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可带动其他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对老师而言,也可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新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使得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我总是不失时机创设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

例如:教学《项羽之死》后,让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便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泛,显得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重点和内容,我就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学会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项羽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有探讨价,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又如学习全文后,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和敢问的态度,逐步形成善问的品质。

三、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例如,教学周邦彦的《苏幕遮》这一课时,从下片“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在长安旅”就可以看出词人想要表达的思乡之情。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词作意境的分析把握和炼字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找出“鸟雀、荷花、荷叶、太阳、湖水”等意象,到找词语形容这幅雨后初晴图的时候,大家都犯了难。我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指导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清爽秀丽、自然清新”比较好。我表示赞同。接下来我又让他们分析“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的窥字”,“是偷偷的意思”有同学说。“不是,应是张望”有同学反驳……我让大家闭上眼睛,结合自身的感官体验,结合雨后初晴的实践去揣摩,最后我们一起想象“鸟儿感知天放晴后,急于告诉人们这个好消息。来到屋檐下,尾巴翘起,欢喜啼鸣,向屋里探头探脑的张望。。。。”学生的情绪很好,都在积极地进行着思考……

    联系生活,让语文课堂生动活跃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论到何时,都要把学生放在心上,想办法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充分领略到学习的无穷魅力。相信,我们的教学工作将会意义无限,学生学习也将会精彩无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