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科研
  3. 教科动态
教科动态

被“教学文娱”改变的一所学校——邵原镇实验小学

在济源市邵原镇中心学校,实验小学是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2004年,它经过撤点并校,办学条件有了大的改观,招生人数有了明显增长,但是传统

在济源市邵原镇中心学校,实验小学是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2004年,它经过撤点并校,办学条件有了大的改观,招生人数有了明显增长,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束缚着师生的心灵,课堂上看不到学习的快乐。怀着朴素的教育情怀,从顺口溜、快板书开始,他们踏上了改变课堂的自我探索之路。
       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
          以下是济源市邵原镇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邵原实小)美术教师陈敏的教学片段:
    铃声响起,我信步走上讲台,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特别的礼物——民间艺术剪纸《老鼠嫁女》,并出示问题:“这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短暂的小组讨论后,孩子们的小手高高举起:
    “这是剪纸!我见奶奶剪过!”
    “呵呵,是老鼠嫁闺女!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传说,大森林中住着老鼠一家……”(讲故事)
“我来说说:胡须长长,嘴巴尖尖,磨磨牙齿,贪吃鬼。耳朵圆圆,眼睛像黑豆,骨碌骨碌转,机灵鬼。肚子鼓鼓的,尾巴细又尖,来无影去无踪,它是谁?”(三句半)
    “我们小组想演一演这个故事,我来演老鼠新娘。”“我们四个演抬轿的。”“我来奏乐。”“那我来放鞭炮吧。”“我们去送亲。”(即兴表演)
于是,在笑声中,一台精彩的剧目在教室里上演了。台上的孩子在体会角色表演的欢欣,台下的孩子睁大眼睛用心观赏,并不时有“小导演”给予指导。教室中欢笑一片,快乐一片。
有了小小舞台上的情感铺垫,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用自己神奇的画笔把刚才的精彩呈现出来。我顺势作出如下要求:画面要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场面与色彩要热闹、有创意。于是,孩子们歪着脑袋,时而沉思,时而窃笑,时而严肃,开始了激情创作。做课堂作业时,出现了诸多妙笔佳作:李晨阳同学给老鼠新娘带上了“高贵的王冠”,李玲同学给“送亲的老鼠们”摆上了酒宴……
“我的画完工了!”孩子们按小组有序地将画依次贴在了自己小组的“书画园地”。美术班长是主持人,我只是嘉宾。孩子们依次用小棒点击“自己最喜欢的画”,并讲出“你为什么喜欢?”“你对他的建议是什么?”谁的画被点击的次数最多,不仅会为本小组争得一朵小花,还会成为下节课的美术班长。“我喜欢李洋的画,因为老鼠新娘穿的婚纱很漂亮,不过送亲的队伍不太庞大。”“我喜欢王佳惠的画,你看老鼠新郎和新娘在树墩上拜天地呢,多有意思。”每个孩子此时都是“艺术评论家”。
“教学文娱”是什么
    上面这节课就是邵原实小“教学文娱”活动的课堂模式的呈现。它给人们最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是,学生们一旦在课堂上得到了解放,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诗歌、顺口溜、三句半、课本剧这些学生当堂创作的作品令人叫绝,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04年,邵原镇进行了大规模的布局调整,撤并了13个教学点,形成了8个小学、两个中学的基本格局,邵原实小在这场变革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蜕变,从原有的600多名学生,一下子变成了36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2005年,邵原实小的全体师生搬进了崭新的校舍,规模办学、全面发展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全校多次召开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会,教师们集思广益,最后发现: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太单一,似乎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课堂上教师较严肃,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拘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没有多少提高。大家还发现,有些孩子课堂上寡言少语,课下却非常活跃。
    课堂缺少了欢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校长郭长太经过考虑,提出了“教学文娱”的课改设想:“学生通过学习,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或自己的学习感悟创编成易说、能演的文娱体裁。‘教学文娱’是学生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对学习体验的感情升华,是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
     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王卫才对“教学文娱”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解释:“‘教学文娱’的组织者是教师,主体是学生的创作和富有个性的表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为重点,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文娱’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生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课堂上成易学、易记的各种文娱题材形式。通过‘教学文娱’,课堂改变了过去的枯燥、单调、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机。”
    “教学文娱”提出以后,老师们和周围的兄弟学校都认为这个教学改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项改革甚至还遭到了许多人的讥笑,认为课堂上给学生讲顺口溜太不严肃。但是,郭长太坚定了这个信念:“‘教学文娱’就是要让文娱走进课堂,让孩子们一边学习,一边娱乐,做到玩耍、学习两不误。”
    2005年10月,面对周围人的怀疑,邵原实小开始了尝试性的改革。一开始,学校就面临着困难。“教学文娱”提出来容易,但实施起来不知从何处下手。要把教材、知识创编成快板、小品、相声、课本剧、诗歌等文娱体裁,谈何容易?有些教师还说:“这些都是大作家才能编成的东西,我们是农村小学的老师,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谁能编成?”刘芳老师说:“初入邵原实小,我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命题‘教学文娱’。什么是‘教学文娱’?该怎样去搞?一窍不通的我简直是一头雾水。当我终于弄明白教学文娱就是师生通过学习,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变成自己的学习感悟,创编成如相声、小品、诗歌、三句半等能说、能演的文娱体裁,再通过师生创编和表演,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和资源整合的时候,我更加犯愁了。我哪里知道相声怎么编?小品怎么排?三句半的规矩是什么?课本剧的音乐怎么配?”
    怎么办?郭长太只好自己摸索。《只有一个地球》的相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快板、《德才三字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郭长太根据课文撰写出几十篇教学设计,创作了许多相声、快板、诗歌和散文,并把这些内容编成小册子供大家参考。同时,郭长太在自己上课的班级开始按照“教学文娱”的方式上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让学校的其他老师找到了方向,开始了自己的课堂变革。
    对于刘芳这样的年轻老师,学校对他们进行文娱创作的专门培训。不但订阅、购买了各种文娱资料,还组织他们学习唐诗、宋词,在网络上观摩别人的三句半、课本剧表演。有经验的老教师手把手地教刘芳相关的知识,让她了解文娱创作的基本常识。不仅如此,学校还定期举行“教学文娱”表演大赛,组织大家进行研讨,总结创作技巧和方法。现在,刘芳已经基本掌握了快板、三句半的演出形式,辅导学生写出了百余篇相声、诗歌。在学校组织的文娱表演大赛上,刘芳排练的课本剧《武松打虎》、三句半《十星评比真正好》和相声《打电话》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教学文娱”带来的核聚变
         2006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邵原实小的老师们把课本知识编成了顺口溜、课本剧、儿歌等文娱体裁。两年过去了,王卫才发现,学校主要把精力放在了教师的文娱创作上,作品是创作了不少,但对课堂、学生都没有起到大的作用,而且老师们的积极性似乎也愈来愈低,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
让“教学文娱”成为教师改革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这项改革成败的关键。于是,邵原实小的领导班子经多次研究,确立了以活动带动“教学文娱”改革的思路,并出台了“‘教学文娱’课堂教学大赛”“‘教学文娱’活动表演大赛”“‘教学文娱’课外活动要求”三项制度。
    2008年,“教学文娱”改革在全校拉开了帷幕。同时,学校出台了3项举措:一是从原有的挑着课文选择简单的方式进行创作,变成了每单元创作。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每单元课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文,采用合适的文娱体裁,进行文娱创作。二是从老师的文娱创作变为师生的共同创作。每位学生每周都要在自己的文娱创作本上进行语文、数学文娱创作,每周每班精挑两篇上交学校。三是把文娱表演作为学校的月常规文娱表演活动,学校每月组织一次教师文娱表演大赛。今年5月27日,邵原实小举行了本月的“‘教学文娱’表演大赛”。大赛上,各班拿出了本班优秀的文娱节目,学生自编自演,表演得非常投入。台下的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时而静默无语,时而哄堂大笑,接着就是雷鸣般的掌声。观看中,就连许多老师也被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所感染,笑个不停。评委老师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相互发表自己的看法:“你看这个同学,模仿小沈阳,真像啊,演得真不错。”“五(4)班设计的课本剧真好,还有女孩子伴舞呢。”……
    高小燕老师告诉记者:“教学文娱表演大赛每月的第四周星期三下午举行,每当这个时候,全校师生不用通知,不用组织,就会集合坐在本班指定的位置上,等待大赛的开始。每次表演结束后,我们都会感到孩子身上蕴藏的潜力真是巨大。‘教学文娱’表演大赛是学校在创建‘教学文娱’特色学校中的一个重大举措,它使‘教学文娱’从开始时的一个简单文娱活动,上升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特色。”
通过表演,班级里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现在也变得积极主动了。学生张庆宇说:“我以前不爱说话,也不敢说话,自从开展表演大赛以来,我胆子大了,表演也不害怕了。”李欣玉同学说:“为了把文娱作品创作得更丰富一些,我还要读很多课外书,来补充自己的知识。”
    “教学文娱”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老师也是深有同感。杨小燕老师认为:“课堂上‘教学文娱’的开展,提高了我们教师的素质,促使我们深入备课。比如如何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弄清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文娱作品更有深度和广度,这都是我们在备课中必须考虑的。”
        2008年,邵原实小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报“新课改下‘教学文娱’特色研究”课题,并获得批准,成为省级重点课题,这标志着邵原实小的“教学文娱”特色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后记
      有人把邵原实小的“教学文娱”看成是课本剧的一种发展,而郭长太却说,课本剧只是表演,是“教学文娱”的一个表现形式。“教学文娱”的课堂流程是这样的:第一个课时,学生在任课老师引领下初步了解课文知识;第二个课时,通过精读,学生感悟课文所表达的内涵,任课教师展示自己根据课文创作的文娱作品,并引导学生开始创作;第三个课时,文娱活动课,学生表演展示自己的文娱作品。通过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拥有了文娱创作的现实土壤,又发散了思维,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各种文艺手段表达出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愉悦、自主的环境中主动、快乐学习。
随着“教学文娱”活动向深层次推进,进而成为省级重点课题后,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最大问题。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充分被调动,开始自我创作后,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如何解决学生文娱创作中的简单重复现象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学校即将启动教师专项培训的目的。


回到顶部